互聯網原住民、朋克養生黨、潮流引領者…...這些標簽曾經被拿來形容年輕人,但也早已發現,這些標簽遠遠不夠。甚至說,他們根本不能被定義。
年輕群體更期待足不出社區,就能擁有豐富的藝術美學和生活體驗。悅己、居家、社交、個性,以“住”為圓心的多元聚合場所,也許才是最終的理想形態。社區咖啡館的走紅,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人們更愿意“躲”在自家的半徑內,感受全新的空間體驗。
上坤透過設計,對話時代年輕人。以“微型社區”主題為概念,植入現代年輕主題的生活元素,讓社交、文化、互動、體驗等多元理念得以呈現,對未來社區進行新的生活探索,提供符合年輕人需求的新潮聚集地。打造可持續運營模式的售樓中心,形成獨有的品牌記憶。
新生代的新空間、新生活
整個空間以咖啡吧進行呈現,順應新生代群體的變化,以攝影、音樂、書籍、植物四大主題,介入對話、陪伴、玩美等新生活態度,來打開對一個空間的想象。
轉角往深,三層樓高的圓形書墻產生極強的視覺沖擊。圖書內容覆蓋各個領域,因此圖書是融合多元文化產品的最好介質。同時作為文化交流的場所,它應該能夠為閱讀者提供有魅力、有一定探索性的生活旅程。
年輕人的DNA里有朝氣的追求,也有靜謐的浪漫。因此空間燈飾選取“花”的形態,無論是靜態的花團還是流動的花瓣燈帶,都為了融合年輕人的精神態度,期待人們在空間里產生的驚喜碰撞。
咖啡吧的生活萬象
所謂理想空間,應該是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布以靈活多變的創意空間,來滿足人們的多元化需求。因此設計結合洽談區、文創區、咖啡吧及書吧,營造包羅萬象且有趣舒適的復合型空間。
咖啡起源于西方國家,有著自由開放的精神,恰好代表新生代的生活態度。
基于此,將現代咖啡吧的裝置布設在洽談區內,為每個敢于探索、追求創新的人,提供分享交流和創造的場地。“我這里有咖啡,你有故事嗎?”
咖啡香氣喚醒了人們的嗅覺與味蕾,于是一人悅品咖啡,或是約上三兩好友,探尋理想與現實的軌跡,品讀卡夫卡式幽默的詼諧,交流世界未知風貌,徜徉思維碰撞的世界。
▲閱讀生活主題
多元化的大自然也吸引著我們,文創區的植物標本裝飾品表達著一種探索生活本真的自然情趣。
▲植物主題
當不經意偶遇一本好書,隨處可坐下品讀。在書里探尋給予生活的啟示,書籍是生活最好的治愈劑。
不同主題的書籍分門別類陳列于書架之上,無論成人和孩童,總能挑選到自己心中所愛。
書不止是一種文字,它也像攝影當中的快門,記錄生活里不經意一面,總能觸及人們心中的信仰。
▲攝影主題
而音樂是一種藝術,反映人們現實生活情感的藝術。情感如同躍動的音符,以規律的變化和有序的情緒表現,給人帶來光怪陸離的感受。
▲音樂主題
沉浸式的體驗通過場景營造,標新立異地將各種情景交融,透過情境搭建與年輕人的情感共鳴。
為了貼合當代內在需求,空間大多以簡潔大氣的淡咖啡色為主,木質和金屬將現代都市的摩登氣質融入,展示著社會新銳難得的歲月靜好。
空間盡頭,走近更深處的布局,是一片極致靜謐的領域。
咖啡吧、書吧和洽談區三處融合貫通,利用色調的深淺對比,和不同材質所帶來的細膩感受,來豐富空間的視覺層次。
就像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小愛好,架子上定會出現那本讓人會心一笑的書。不同功能劃分的格子間,使圖書隔而不離的同時,營造了深度洽談區所需的靜謐氛圍。
兒童活動區同樣設置在書架旁,在沉浸互聯網的信息時代,大人和孩子都在這個“家庭式圖書館”感受到了濃厚的文化氛圍。孩子在培養讀書習慣的同時,大人也能以身作則,成為榜樣。
設計是理性的,但更多的是人文的表達。這是新世代為自己選擇的新型社區,在這可以碰撞出志趣相投的靈魂、與眾不同的創意;能遇見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可以交朋友、打開生活的盲區,探索未知生活的更多可能。
△平面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上坤河南信陽羊山售樓處
項目地址:河南信陽羊山新區北環路與新十八大街
設計單位:深圳市尚石設計有限公司
甲方團隊:肖俊杰、于文博、蔡開明
建筑類型:售樓處
建筑面積:1033㎡
完成時間:2021年 7 月
設計范圍:硬軟裝一體設計
主創設計:許潔、韋慧蘭
項目團隊:王建平、羅撼奇
品控中心:彭林、劉強、詹妍
攝影團隊:一千度視覺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