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下一期之后,我們馬不停蹄進行了二期的設計與施工,新案位于瀘沽湖小魚壩,正面湖心島,背靠森山,取名安下-山與,雙倍的寧靜閑適。
當地政府對于建筑要求整齊劃一,有嚴格的形式和材質規定,需在規定的框架下進行材質比例的把控,紅泥、石墻、松木等取自當地的元素相互作用圍合,銜接人與自然的關系。
整個建筑抬高3米,達到分離公路和得到更好湖景目的的同時,使進入民宿的過程具備了更好的儀式與節奏。
前廳的把控比較克制,懸浮感的精致前臺在入口的左手處。采用了低飽和的紅和綠在空間中作為對比,相互沖撞。紅,取自瀘沽湖滿山的紅泥,綠,森林與自然的暗示。
大廳建筑是原有的祖母屋,建筑上與住宿空間分離,分為上下兩層。面積不大,但兼顧了接待、餐飲酒吧、以及樓上聚會功能。
甚至,偶爾的小型聚餐。傍晚的陽光與湖水呼應,好不愜意。
樹影下柔和而復雜的光線與紅綠色的幾何在空間中碰撞,在米灰系的底色上形成了獨有的光感。
過道或面山壁,或面密林,呈包裹狀態。太陽透過樹蔭施舍下星星點點的光。建筑本是分割人與自然,而過道無窗,偶有樹枝悄悄侵入室內,好似引誘著城市來的人們,模糊著人與自然的阻隔。
偏東方的陽光從大窗灑入房間,碧藍的湖水與連綿不絕的遠山映入眼簾。一種豁然開朗的感受撲面。
天與湖的藍取締了原本的綠色元素,與空間中的一抹紅形成對比。
三樓的4個房間,擁有最好視野的同時,也擁有更高的層高。在面積相同的情況下,增加了一層閣樓,從而解放了樓下的空間,作為休閑會客區。
一片陽光透過天窗撒在奶白色床品上,森林的樹梢以藍天為背景,好似一副現代裝飾繪畫。夜觀星月,樹影為星空疊加幾分浪漫。
大面積材料采用暖色藝術涂料,在陽光的照耀下用內斂又不失細節的質感烘托主題,與紅色的幾何形成對比。
大面積的玻璃正對的湖心島,像是繪畫作品的點睛之筆,隨著季節、天氣、時間不斷變化著,每一刻都有不一樣的風景。
一樓房間所配備的小花園,以簡約的手法處理,凸顯湖景。白天藍色的天空,夜晚的圓月倒映在圓形的泡池之中,取自自然的景致,不造作。
我們在小徑的附近打造出不同的場景,散步,咖啡或小聚,感受自然。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