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這是我們在天鵝湖三期完工的一個項目。業主是一對青年夫婦,男業主從事金融業,女業主則從業于建筑設計相關的工作。對于家的風格,他們更偏好沉穩中性的大地色調,同時也希望空間保持明亮通透。而房子本身隔墻多,采光和通透性都比較差,又要滿足業主的風格需要,于是設計師在材質和燈光設計上下足了功夫!
全屋運用了水磨石、金屬、巖板和玻璃等多種材質,同時為了緩解這種材質在「家」呈現出過于冷色的生硬感,又以原木色作為空間的主色調,用細膩的燈光設計手法,將色調呈「以柔克剛」的形式層層推進,在完善房子實用功能的基礎上也無聲地詮釋了居住于這個空間的主人的品味。
當然,業主希望房子在仍保持沉穩、個性的風格上空間功能也是可持續的,能陪伴他們一同成長和適應,滿足更多未來可能的生活場景。比如,孩子的到來和成長間不斷變化的空間需求等。
現在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美感和實用性超強的設計改造案例吧!
原始結構
「1」多內墻和門,整體空間還不夠敞亮 ;
「2」廚房封閉,光線不充足;廚房臺面及儲物空間不足;
「3」主臥空間的收納不足。
改造要點
「1」將不必要的墻體都拆除,弱化空間邊界感,營造更多空間互動和情感交流,也使得全屋整體更加開闊;
「2」將廚房格局打開,既能在視覺上產生延伸感,為餐廚區納入更多光線,也解決了原先操作臺面和儲物空間不足的問題;
「3」拆除多功能房門墻,用以通透的推拉移門,延伸更多充足的光線;
「4」拆除一間小儲物間納入主臥,作為衣帽間,為主臥補充更多的儲物空間;
「5」公衛做成三分離設計,方便起居高峰期不同的使用需求。
入戶進來就是餐廚區,設計師用開放的空間姿態弱化了空間邊界。地面用了水磨石地磚,方便清潔打理,也進而形成餐廚區與客廳的空間分區。
平直純凈的壁柜加上開放的設計,一進門就能感受全然開闊的視野,也滿足了業主收納和空間開闊的雙重需求。
整墻的全身鏡拼接了白色波浪板,同時留出一個小巧的框架放置一個智能的可視對講電子屏。懸浮設計的巖板臺面,充當著平日里的「換鞋凳」。
臨近廚房的小陽臺被封入室后,納入廚房,加之嵌入式冰箱與廚房動線貫通拓寬了,整體地拓寬了廚房的操作臺面。
窗臺的操作臺面,底下也輕松地置入了洗衣機和烘干機,統一實用不突兀。
入戶進來就是餐廚區,設計師用開放的空間姿態弱化了空間邊界。 地面用了水磨石地磚,方便清潔打理,也進而形成餐廚區與客廳的空間分區。
設計師針對業主個性化的生活方式,盡可能地為餐廚空間的使用打造更多的可能性。此處的燈光設計多元有趣,既能打造視覺焦點,也能營造整體的環境,滿足了家庭不同場景下的多種需求。
餐桌緊鄰島臺,島臺可充當小小的西廚區,有獨立的水槽和充足的活動空間,實現了在開放空間中做簡餐和備餐時,也能促進家人和朋友的一同協作和交流。
柜門無把手按壓反彈的形式、柜內照明嵌入暖光燈,不僅解決了照明死角,也使得空間完整性更好,視覺效果更加簡潔、純粹。
選用組合型形式,能為業主兩人提供更多不同的使用模式。比如,躺著觀影,坐著聊聊天。
投影布幕放下來時 設計師依據業主兩人的生活習慣,舍棄了常規的電視背景墻,在柜體前方的吊頂隱藏著升降投影幕布,可以滿足業主夫婦兩人閑暇時的觀影需求。背景墻的整墻儲物柜可以用于需要收納的大量物品。
客廳,天花的磁吸軌道燈、木飾面電視柜,從餐廳拉滿至客廳,瞬間構造出了大平層橫廳的空間效果。 地面選用溫潤的人字拼木地板,也與餐廚空間進行了很好的空間分區。
棕色性色調的沙發,搭配簡約的黑胡桃木輕邊幾,使得整個空間呈現出了高級、沉靜的氣質,也增添了輕松又舒適的生活感。
客廳背后是多功能房。設計師取消門墻后,改成玻璃移門,使得每處空間的光線都可共享,灰白色調一以貫之。
△壁床放下來時 設計師采用了頂天立地的柜體設計,靈活有趣地隱藏著一張壁床,可以適時地充當客房使用。 而將來家里的小朋友到上學階段,這里就是孩子自己獨處的私密空間了。也就相當將功能轉換后又多出一間房來居住??芍^是將可持續的空間需求發揮到極致!
設計師將洗漱臺盆從衛生間分離出來后,讓原本沒有干濕分離的衛生間布局實現了三分離,形成了更合理的空間層次,也進一步放大了步入公衛時的韻律感。
魚肚白巖板所包裹的墻體、極具穿透力的通頂金屬線條,也成為空間的亮點元素,也創造了一個特別的布景形式,使得普通的走廊通道瞬間也多了幾分儀式感。
主臥也是延續了客廳相對中性的色調。床頭背景墻運用波浪板拼接孔雀藍硬包的形式,同時安裝漫反射的氛圍燈,營造了睡臥區應有的溫柔的氛圍。 睡臥區簡潔適中,僅在窗前置入了飄窗柜作為開放格收納。設計師也依據業主的習慣取消了常規的床頭柜,所以預留了一米五的床位尺寸空間,方便業主將來進行更多改造的可能和空間轉換。比如,到時家里的小朋友出生了,這里可以放一張嬰兒床,方便業主兩人照看到孩子的安心。
床頭吊燈在材質上更顯精致、沉穩。局部的金屬點綴,更顯得空間開闊、大氣。
從睡臥區可移步至衣帽間。原先這是一個小儲物間,但是主臥很缺儲物空間,所以取消隔墻后用移門的形成打造了一個獨立的衣帽間。 當移門關閉時,業主可以安靜地這里辦公、備考、整理資料。而等到將來孩子能滿地亂跑的時候了(還沒到上學階段),書桌位置就可以改成放一張小孩床,又妥妥地變成了小孩房。因為臨近主臥,業主隨時都可以照看到孩子。
地面鋪貼灰調地磚,靠墻木地板上墻,既迎合整個家高級低調的品味,也與質樸自然、恬靜素雅的氛圍相融合。
陽臺與客廳在視覺上相互融合,在為室內引入更多的自然光線的同時功能也各自獨立。 底下盥洗池一分為二,置入的水龍頭方便平日里做家政衛生時清洗拖把之類的生活潔具;放入種植的盆栽結合背景的毛石墻,更是營造一角大自然的植物園氣息。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