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項目名稱:超級設計創作營-戴爾廣州設計周展廳
鋼結構加工與建造:廣州樅森廣告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現場搭建團隊: 平介設計、原場發揮(廣州)設計有限公司
合作單位:戴爾小企業,廣州設計周
展出地點:廣東省廣州市國際采購中心
設計時間:2021年10月-2021年11月
建造時間:2021年11月-2021年12月
建造材料:鋼管、玻璃窗膜
建造總價:6.3萬
設計團隊:林桂鑫,葉雯恰,楊楠
攝影:扎西培楚
項目受廣州設計周的超級生活趨勢聯展邀請,聯合設計界的新銳設計師, 對當代青年流行消費文化進行挖掘與歸納,匯集其生活體驗、審美愛好,并預測未來中國市場的文化生活方式與消費場景,同時與戴爾小企業官方進行合作,希望圍繞戴爾的核心產品,針對不同的設計領域,如建筑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動畫設計和游戲設計等方向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展示一個未來設計師設計創作與工作交流的平臺。
“超級設計創作營”作為戴爾在廣州設計周的主要產品展示中心,是承擔設計周期間戴爾的產品發布、文化沙龍等公共功能的展亭,我們希望顛覆傳統展廳的白盒子空間,打通空間的界限,創造一個流動與自由的空間。展廳的靈感來源于古老的拱形結構,使之經過拉伸變換與組合,最終生成了漂浮的曲面拱結構的形態。我們將歷史的建筑結構元素通過一種當代的、科技與藝術相融合的設計手法來重新定義結構形態的可能性,希望引發人們重新思考“科技與歷史”連接的可能性。
展廳主題為“超級設計創作營”,設計借助了戴爾Precision系列工作站對展廳進行全周期的設計,還使用了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Block Research Group研發的Rhino Vault插件,目的是希望最大限度地借助計算機輔助設計來生成建筑形態,體現超級設計的主題。
設計過程中運用了不同的硬件與軟件配置的戴爾系列產品對展廳設計的不同階段進行展示,包涵前期的概念設計、方案設計與施工建造三個階段,使得計算機充分地介入建筑設計的過程,最高效地提高形態多樣性、結構和材料合理性與施工便捷性,意在呈現每一款產品在設計過程中的最佳使用性能。
展廳造型本身是基于推力線網絡分析方法生成的:首先通過圖形解和力圖解的對應關系,獲得薄殼結構在二維空間的合理形態,然后利用線性優化算法結合外荷載數值對可行解優化,最終求得結構三維空間結構。相當于計算機輔助設計:在確定方案時,不僅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材料的效率,降低造價,也會使得建筑更加輕盈、合理。
由于廣州設計周現場布展只有短暫的三天時間,我們選擇了輕便可人工操作的藍色透明膜材料作為表皮,圓鋼管作為框架,先在工廠預制框架,然后運輸至現場搭建膜表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設計過程整合到計算機軟件工作流中處理,全面改進了從設計到建造的流程,快速、有效率地完成了拱形曲面結構的建造施工。巧妙的定制化構筑物不僅體現了戴爾計算機高效的設計輔助性能,而且完美地呈現了未來設計師的創作場景。
從形態生成到建模與結構體系優化,再到后期建造施工,計算機全方面地介入每一個設計階段,使得原本復雜的曲面拱形結構體系在配合模塊化施工技術的支持下有足夠的可行性。在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支持下,“超級”展亭展現了非線性結構分析技術與建筑形式美學的完美融合。
下一步我們將探索更多適用于非線性設計空間的新材料與工藝,并且運用在更多公共與商業的場景當中,將曲面裝置空間的定制化技術推向更豐富的產業應用。
“超級設計創作營”展廳是設計周期間各種人流與事件的交匯點,我們從傳統建筑中提取結構元素進行創新設計,并用一種一種當代的、科技與藝術相融合的設計手法來重新定義結構形態的可能性,試圖呈現戴爾作為一家科技企業在技術創新領域不斷創造歷史的新姿態,同時借助科技產品在文化沖撞和融合的時代當下給人們帶來原始而又現代的生活體驗,展廳也試圖引發人們重新思考“新和舊”、“歷史與科技”連接的可能性。
最后,感謝廣州市白云區陽光里接收了我們的展亭并作為社區的公共空間互動裝置。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