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業主背景:本案是我們自己創業初期的工作室,兩個不同地域的90后設計師開始了神奇的跨界合作之旅。
設計需求:123平方的工作室,承載著我們對設計的熱忱和未來的希冀,我們希望它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在滿足多人辦公的前提下還能兼具茶室,小型接待的功能。我們希望工作室更具包容性,所以在整體設計上我們不去定義風格,隨性而定。我們希望融入更多自然的元素,所以我們因地制宜選材,從市場上淘來的舊物進行改造,從后山采集的植物進行移植栽培,將自家院落尋得的材料變廢為寶,讓工作室有一種新舊并進的氣息,讓空間能在未來的時光里歷久彌新,煥發新的光彩。
方案設計:由于建筑原始結構較方正,因此讓本就不大的工作室面積利用率擴大了不少,工作室的動線十分明朗,穿梭過悠深的過道后,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禪意悠然的微景觀,令人不禁聯想到《桃花源記》里武陵人“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的意境。玻璃磚作為外立面的接待室,黑色墻面與紅色地毯的碰撞讓空間更具藝術性,辦公區的肌理墻深沉又粗狂,波西米亞掛毯訴說著遠古的情懷,在燈光的作用下熠熠生輝。而大面積的彩繪壁畫,讓我們在空間漫步時,感悟古典與現代藝術的融合碰撞。在茶區的處理上,地臺的設計,不僅僅讓茶區與辦公室有了區域的界線,同時讓我們在品茗的時候還能眺望窗外的風景。
在設計伊始,崇尚自然美學的兩個人,堅信根植于心,“以人為本”的設計才更能打動人心,引起共鳴,因此新中式混搭是此次設計之旅的重心。
淘來的椅子經過我們的打磨洗練上漆,讓舊物既保留了原來的質感,又讓它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
工作室的動線十分明朗,穿梭過悠深的過道后,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禪意悠然的微景觀,令人不禁聯想到《桃花源記》里武陵人“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的意境。
玻璃磚作為外立面的接待室,黑色墻面與紅色地毯的碰撞讓空間更具藝術性。
紅與黑的靈魂對白,簡單又純粹,這才是真正具有實力的CP組合。
我們希望讓空間能有多面化的構造,更具多樣性,讓空間擁有自己的感官情緒,“可觀,可感,可讀”,在團隊身臨其境的時候,讓心能返璞歸真,感知生活最原始的觸感和美好,于是“上也?空間”就這樣孕育而生了。
在茶區的處理上,地臺的設計,不僅僅讓茶區與辦公室有了區域的界線,同時讓我們在品茗的時候還能眺望窗外的風景。
在整個方案的的設計過程中,我們希望能在美學與功能中找到一個平衡的支點,在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注入現代新的表現手法,由表及里,一物一景,一人一畫,用情感去融合,讓人與空間與環境產生更好的共鳴,勾勒一種自然與藝術并行的氛圍。
辦公區的肌理墻深層又粗狂,波西米亞掛毯訴說著遠古的情懷,在燈光的作用下熠熠生輝。現場大面積的彩繪壁畫,讓我們在空間漫步時,感悟古典與現代藝術的融合碰撞。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