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穿越百年再次相遇
不變的依然是內心澎湃
沿著故宮皇城鋪陳開來的五四大街,仿佛一條時光隧道,經歷過“覺醒年代”里那崢嶸歲月的炙熱,觸碰過振奮人心的歷史脈搏,如今重構后,更將精致現代的藝文生活貫穿于街上的古老建筑群落中。
每每穿越歷史,隔空對話,老建筑的聲音是真實的。這條街上,有建于1918年的北大紅樓,其間每塊紅磚都見證著時代遷徙;也有古老的梅園,拱門與格子窗訴說著舊時風雅……
而曾為北大輔樓的五四大街33號,亦是有著200年歷史的民國風建筑,復建翻修后,成為京城品質日料餐廳的所在。鮨膳,主打擁有三百年歷史的日本會席料理,在這縱觀六百年皇家氣象的皇城邊,細品歷史與人文的滋味。
以東方美學作為主線,將東西文化融合于餐廳空間設計中,來者在落座的每一刻,享用的每一道料理,都是向建筑、向傳統、向文化的致敬。
移步換景 景隨心動
美學的特點在形式、在節奏,它所表現的是生命內核,是情感中的動,是有條理的生命情調。在鮨膳餐廳,來者便可充分感受到這份一步一景的空間節奏。
立體的動線
鮨膳的一層是云朵咖啡,這是我們前置出的“前廳”,而且是民國風格的“前廳”,這是其它日式餐廳無法比擬的。
一層的云朵咖啡廳,主調深咖色系配以黑白幾何紋樣的地板,加之俏皮的藝術裝置,構建出都市閑逸生活的掠影。而這正是LDH DESIGN設計團隊特別設置的“前廳”,奢侈地用它來裝飾二層的鮨膳,“將西式生活與東方美學場景相融合,人們來消費的,實際上是一種文化意境。”
穿過咖啡廳從轉角樓梯步步向上,遇見一面暖融的玻璃幕墻,光從陳列其中的美酒器物上穿過,映于墻面鐫刻的字跡中,“用心料理”包裹著的是匠心綿長。待行至二層迎客的吧臺,火光紋路的天然的石臺面,如同爐火,烘焙著熱烈與微醺。
整個空間,在回轉與探幽中,仿若一場游園。菱格門窗之后是幽然的雪茄室,磚砌的格柵窗臺配合燃起的壁爐,深邃如洞穴。而轉身處的紙窗微光造型與山石般的粗糲墻面相詼諧,加之角落里侘寂的苔蘚植物,還有一帶涓細的“山澗”流淌而下……仿若登高至此,身在山寺。
肴之美 器之精 境之雅
而所有的造境與動線,亦是將人們聚合于空間的板前。寬大的檜木案臺,配圓椅、布簾、影窗,擁有50年會席料理經驗的主廚齊藤金也,就在這里將山野美味割烹料理,一刀一炙,將跨越山海而來的珍貴食材雕琢出春之輕盈,夏之鮮甜,秋之肥韻,冬之甘美。
那是從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五感中營造出的多方位飲食體驗。這份蘊含時間的藝術,是起承轉合,是匠心品味,是歷煉融合。
鶴舞的靜謐
如果說深沉的黑鋼與鏡面反射為空間帶來無限的延伸感,深淺色調的穿插設計則增加了更多的視覺層次,打造出有溫度的平衡感。
若細心體察,餐廳中喝清酒的器物,剔透流光;食物盛盞,加入枝葉與印花絹紙,精巧俏麗;就連每一扇隔擋的窗棱,都有松與楓的鏤空雕花,影影綽綽;角落中的草木花道,與墻面的圓月造型,造就疏朗氣質。
在餐廳的更深處另設四個雅室,分別名為川、澤、松、鶴,寓意著山川、河流、青松翠柏之地,有瑞鳥帶來吉光片羽。
金與原木的主色調,靜默雅致,宴席之外也可舉辦小型藝術展,是內城中難得的私享聚會之所。
在餐廳的更深處,劉道華另設四個獨立雅室,分別名為川、澤、松、鶴,寓意著山川、河流、青松翠柏之地。
獨門視界 對望皇城
孕育一種思想,穿越時代的云煙,長存不朽;
點亮一種精神,歷經時代的風雨,日久彌新。
鮨膳的空中院落,正是其又一個精彩所在。順著屋頂蜿蜒的木廊道,即可抵達四方的下沉式庭院,楓樹與竹環繞周圍,不規則的石板小徑穿插其間,爐火燃氣,圍聚小酌,其樂融融。
若透過眼前繁盛的老樹枝椏,可望見對面的故宮角樓——歇山頂有橫有豎、有露有藏,檐角錯落有致、高低自如,顯示了皇家建筑的陽剛陰柔之理。每個清晨、正午、日暮、星辰,都可在這屋頂庭院中觀到皇城不一樣的色彩與氣度。
就像LDH DESIGN堅信的那樣:“設計的終點,是聯結人與自然的關系。”在這不斷溯源的過程中,設計師在尋找的,是精神與心靈、是自在、是體驗至上。
項目名稱:鮨膳
項目地點: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33號2層
項目面積:260 ㎡
完工時間:2022年2月
設計公司:LDH劉道華建筑設計事務所
主創設計師:劉道華
空間攝影:如你所見-王廳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