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八珍 陳列展示
“在正式書寫設計的故事之前,一段關于人與人、人與廣府城市記憶互為聯結的主題,已然在構思中展開”。
“創意與商業價值實則是一體兩面,在理性邏輯與運營思維的統籌下,設計的目的是要在二者間形成閉環,將專業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根植于「飲·食養生」的品牌定位,JLa設計集團以“食藥同源,食療食養”為創意源點。手工貝殼工藝的展示柜與天花形體呼應,將珍奇藥膳展陳于恰如“博物館”的空間展廳中。廣府養生膳食的韻味、調性舒展其間,令附著時間痕跡的東方古色藥香,既具歷史內涵,又合乎當代性。
前臺廊道為紐帶連通著玄關與就餐席。枝干呈向上之勢的松樹,作為隔斷之物,被綴上大朵的繁盛紅花,以宴樂賓客。層疊的線性天花結構,恰與其相映,在壓低視效之余,組成和諧的美學韻律。從其穿過,別有一番“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盎然之趣。
越韻婉轉,似水如歌
一塊紅磚、一塊白玉、一片琉璃,加以弧度勾勒,連綴著動人的嶺南風情。時間慢流,這些建筑文化符號,由材質入情境,由情境入意境。亦虛亦實的交織中,賓客酒飲微醺,耳畔恍若傳來一支粵調小曲,“琴聲”文雅婉轉,嶺南文化似水如歌。
視線掠過卡座區,另一幅畫面呈于眼前:山水淡墨、古銅燈飾、朱砂赤紅,似如詩畫之中,創造出不經意間的視覺驚喜。再向遠望去,廣府生活美學與窗外城市樓群交相輝映,食客佐景用餐,雅趣心境油然而生。
窗柵雕花, 賞味賞境
在JLa設計集團筆下,創意形態一貫是自由的,與自然、人文、環境緊密依存。
設計師將西關大樓的花窗格紋搬進空間,以純手工木質格柵雕刻出形,工藝精湛,廣韻氣息盡顯。人坐其中,透過“窗欞”,城市騎樓的輪廓隱隱浮現,賞味,亦賞境。
“無論味道,還是空間,這些調動感知的存在,皆藏著隱于深處的共鳴和記憶。設計所要實現的,是在重現和喚起中,創造新的回憶。”
古物之氣,無聲靜滋養
設計造景寫境,處處寫著故事。一片片紅磚古厝,交壘疊砌,粗曠熱烈。頂部燈光垂射而下,在磚面上留下明暗斑駁的美,將人的思緒一下子拉回舊城時光。置身這一半封閉的空間中,流傳數代的人文生活痕跡,悄然不語,賦予食客溫暖的安全感與歸屬感。
順著鏤空窗格光源看去,石板柱子上,擺放著各異的青銅、彩釉瓷器。想起世人說古物即好物,實在不無道理。流連于此,它們的存在,安靜地散發著莊嚴與靈氣,審美之趣悠然蔓延。
相較于公共區域精雕細琢的雅,私宴區則是一種沉穩大氣的簡奢。設計有意調暗色彩,弱化裝飾,既用以匹配養生膳食的純粹,又將人們的注意力轉移至味蕾。于是,味道便帶著記憶,帶著情志與療愈。舊友新朋、杯盞觥籌間,相聚的情感也因此更顯一份難得與珍貴。
“自古以來,飲食養生之道,便與自然、四季相合,不時不食的慢心境滲透于里。與此相諧,在以二十四節氣為命名的VIP包房中,我們意在透過一物一景的鋪敘,引領食客體會慢生活間的韻味與品味格調。”
環顧四周,細節之處的窗欞雕花與屏風畫面交織成景;白玉扶手與石材花紋盡顯品質;一側的木藝茶桌與對稱布局,為空間寫入東方的古典韻味,加之吉光片羽的燈飾烘托,優雅之境呼之欲出。每一處看似平常的角落,均蘊有巧思,頗具人文匠心。
從意到境,商業與藝術在不斷地互動中,見證著古意生活的回歸,以及廣府文化的自由新生。人們在此享餐、悅景、涌現記憶與新趣,一切又好似潤物細無聲,這便是設計的意義所在。
——
寫在后面
如你所見,翻開徐博館的故事,其中的時間與空間,涵蓋著一場漫長的跨度,千年間的東方「飲·食養生」、舊時的廣府古城印象、當代藝術的包容,在這里交錯出現,凝為嶄新篇章。
藥膳、紅磚、窗欞、瓁耳墻、西關樓......故事之所以動人,并非源于對這些物像的簡單編排,而更體現在創作背后,JLa設計集團敏銳的商業洞察,以及落于執行中的體驗閉環思維。因為懂得品牌,空間得以與其定位高度契合;因為感性創意,每一位到訪的食客于此收獲惺惺相惜的親切共鳴。
正如JLa設計集團一直以來堅守的理念:“創意生長,無界超越。”設計在這里結束,更多流動不段故事、情感與至味記憶從這里開始。
項目名稱丨徐博館
項目地址丨廣州市海珠區東升云鼎大廈3樓
項目甲方丨南海漁村
項目面積丨1300㎡
竣工時間丨2023年6月
設計機構丨JLa設計集團
設計內容丨策劃 空間
設計總監丨梁曦文
主創設計丨余秋霞、張偉健
項目管理丨趙文智、歐衛康
品牌策劃及傳播丨大道恒美品牌管理
視頻音樂丨菲哆啦音樂盒子 金偉東老師
空間攝影丨一千度攝影
主要選材丨木飾面,墻紙,巖板,玉石,不銹鋼,石材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