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水泥 · 藝術漆 · 石材 · 巖板 · 雙飾面 · 不銹鋼 · 玻璃 ......
*一層平面改造布局圖
「戶型缺陷」
①原來入戶沒有玄關缺少過渡和收納,且入戶正對餐廳和客廳,視覺上沒有遮擋。
②原廚房面積較小,功能不足。
「戶型改造」
①將原入戶門外移增加玄關,并通過新建玻璃磚墻將玄關面積向內延伸,同時與臥室2打通,改變入戶動線,由玄關到門廳再轉入客廳,經過兩個過渡區,舒服自然,私密性也更強。
②原廚房改為開放式結構,連接餐廳,打造西廚
③樓梯與原衛生間位置對調,擴寬樓梯間,同時衛生間離臥室更近也方便使用。并為二樓主臥擴出面積,增加功能。
「設計手法」
整體空間采用了現代簡約的風格,利用線條和塊面來尋找空間的關系,并通過材質與工藝豐富“空間粒度”。
入戶門側邊增加單向可視玻璃,從里往外可以看到戶外環境和訪客,從外部看就是一塊普通的玻璃,既打破了常規門的形制讓空間變得有趣,又很實用。
入戶玄關是進入室內的第一過渡區,通過入戶門外推和新建玻璃磚墻向內拓展的改造,不僅增加入戶收納還保證了空間的美觀性和采光。
空間大面積使用了淺色藝術漆搭配胡桃木色木飾吊頂,隱去多余的裝飾,突出材質自身的肌理感。
由玄關到門廳是進入客廳空間的第二過渡區,同時也是一個開放式的衣帽間,通頂衣柜可以收納大量衣物和雜物,保證活動空間的整潔與秩序。
柜體與墻面顏色保持統一,視覺上更整體,頂面則選擇了深灰色藝術漆,由玄關一直延申至客廳,將不同功能區串聯起來。
門廳與樓梯間在邊界處理上預留一個口子(增加玻璃防護),以達到借景效果,使空間更為靈動。
利用燈光和頂面色彩作為連接和視覺慣性的引導,人在空間中自然的前進,細節的元素包含著運動的隱喻。
正如柯布西耶在《建筑漫步》里所說,“隨著人的前進,流動的空間展現了自己”。
客廳更著力于塑造空間的尺度與包容感,硬裝材料上選擇了藝術漆、木飾吊頂,微水泥、玻璃、不銹鋼等或拼接組合或穿插融合,帶來多維度的層次感。
軟裝上布藝沙發搭配少量單品,精簡裝飾,營造干凈秩序色調柔和的空間氛圍。
頂面采用了中間平頂加四周回字吊頂疊級的方式來隱藏設備和燈槽,同時也加強空間的立體聯系,與過道、沙發、電視背墻呼應。
客廳與庭院連通,增加互動與交流,同時大落地窗視覺上也拉近了室內外的距離,整個空間更開闊通透。
半墻內嵌式電視背景墻,搭配不銹鋼的穿插銜接,以幾何式的構成,勾勒出塊面與線條交錯的秩序美感,展現居住者簡單利落的生活態度。
沙發以樓梯間為背景,靈動、立體,雕塑感滿滿的懸浮設計也成了空間的焦點。套嵌式儲物柜,讓左右虛實之間得到平衡。
懸浮踏步+玻璃扶手的設計讓整個樓梯體量變得輕盈,而微水泥和玻璃的硬朗則增加了空間的質感和分量感,與Fragment吊燈凌厲張揚的工業美學呼應,像是一組裝置藝術。
套嵌式收納柜以及無邊框門均采用了與墻面一致的藝術漆做飾面處理。達到渾然一體的視覺效果。
簡潔、平靜、淡雅的空間肌理,讓設計之美得以回歸卒姆托理念中那種更為質樸、純粹的“濃縮的本質”
客、餐廳在布局上采用了開放的形式,不同的功能區之間相互聯動,一個人住的時候是自由松弛的狀態,多人共同生活的時候可以滿足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互動。
頂面銜接處采用斜角過渡,不同材質顏色的碰撞,形成反差對比。
餐廚區色彩的上增加了胡桃木色、深灰、黑色的占比,在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加深層次質感。
整個區域頂面胡桃色吊頂將餐廚融為一體,并于與客廳有效區分,營造沉靜、氛圍更濃郁的就餐和烹飪環境。
內嵌式灶具是業主親自安裝的,拆掉灶臺,整個臺面更簡約干凈,也方便清潔打理。巖板材質的臺面不易磨損侵染,不用擔心高溫和油污的影響。
業主日常生活中就是一個喜歡創新和嘗試的人,包括根據生活習慣對全屋燈光進行智能設置,為此裝修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電路問題會跟設計師,工長一起研究解決。
庭院選擇了真石漆與木格柵組合的搭配,粗粒質感與自然氛圍融合的剛剛好。
高低錯落,線條干凈簡潔的花池和角落的一棵楓樹是空間的全部,與室內環境構成相互借景的關系。
*二層平面改造布局圖
「戶型改造」
通過對樓梯的整體位移,讓主臥功能得以拓展,改造為帶獨立衛生間的功能套間,使用更方便。
主臥延續了空間簡約柔和的基調,家居形制和整體色彩的精簡,讓視野自然的延申至窗外,綠意隨風而起,打造貼近自然,安靜愜意的休息環境。
在溫和的對立面,床頭搭配了與樓梯間同一品牌的Fragment Floor lamp落地燈,在不銹鋼與超小紋路玻璃打造出的四面錐體里,光線被扭曲、延申,是星河帷幕,是流星尾巴,是尖塔里的小宇宙。
主臥衛生間采用了酒店式的干濕三分離的設計,互不干擾,也提高了空間使用效率。
洗手臺外置后,打破了面積的局限,懸浮雙臺盆設計簡約大氣,使用起來也更便捷。
洗漱區側邊還增加了飲水系統,搭配窄柜收納,方便使用。
淋浴區與馬桶區墻面通用了紋理自然,質地溫潤的洞石,搭配同色系大理石地面,營造渾然一體的空間感。加上入墻式花灑、壁龕收納和超薄地漏,立面上的完整度更高,讓小空間視覺上更顯開闊。
壁龕采用了極窄不銹鋼主體加超薄巖板背景設計,不同材質的層次變化,讓空間細節更豐富耐看。
整個B1層以業主的生活愛好為主導,打造了一個私屬的休閑娛樂區,配套健身瑜伽、酒柜、吧臺等功能場景。同時增加了保姆間和家政間,與生活層分開。
有樓梯轉入地下,大塊面鏡子、通頂收納柜、“Up5-6”子母沙發構成了一個開闊的健身瑜伽區。
整個家庭酒吧由酒柜收納、休閑桌椅、調酒吧臺,三個區域圍合而成,朋友聚會的時候可以一起品酒、暢聊,不同位置的人溝通也毫無障礙。一個人的時候可以享受微醺愜意的安靜時光。
純粹舒適的居住環境只是家的屬性之一,家庭酒吧設計是這個家更個性的表達。區別于其他空間,酒吧區增加了深色的占比,大面積黑色和水泥灰,搭配燈光,更容易打造沉浸式威士忌吧的氛圍感。
調酒區位于天井的下方,采光和通透感都更好。吧臺柜暗藏了冰箱設計,可以滿足酒水冷藏和制冰需求。
模塊化柜體+嵌入式燈帶,搭配工業未來感的MARIO TSAI吊燈,呈現理性秩序又富有生活詩意的空間美感。
一體柜統籌了整面墻的關系,滿足嵌入式電器、酒水收納和展示需求。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