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調性,樸素且舒適的氣質,是本案最初的意象詞。在這個物質豐盈的時代,人們渴望一種“無拘”的生活方式,擺脫繁復,以簡約之姿融入日常。
以天然材料和柔和主色調為空間的基礎,專注于呈現材料的肌理和觸感,而非刻意追求形式的設計語言,讓人重新體驗生活的真實狀態。
空間整體質感喚起內心平和與寧靜的感覺,木質地板搭配微水泥使得空間更具純凈感,也更好的突出了家具本身的形體之美。
在與空間相處中,真實的體驗悄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相較于將重心放在空間的塑造上,我開放空間后的動線,既承擔著人與空間的互動秩序,又傳遞著空間與空間的轉換和聯結,在大面積的留白空間中,簡單的搭配與排布就能形成有趣的立體輪廓。們更傾向于關注人在其中所感受到的實際情感。
富有藝術氣息的三角鋼琴,賦予空間以美學的觸感,在此與生活相融。特意佇立于此的柱子并不顯得突兀,反而襲承著空間的優雅格調,自在地傾聽著古典與當代交響的長歌。
我們強調人與空間的融合,在向內加寬的飄窗臺,集成了一個小型功能區,此處空間設置了佛龕,階梯狀的形式下方藏有一定的小型收納區,便于拿取存放禮佛用具,空間亦可滿足瑜伽、冥想、賞景、閱讀等需求。
中西雙廚設定,契合居者的飲食習慣與生活動線。在烹飪與休閑功能維穩的狀態下,擴展了西廚的面積,利用島臺區分出毗鄰場域的主次關系。
空間過渡的驚喜由窗景呼應,讓豐富的下廚體驗又多了一重精神享受,空間場景不變,卻能任意切換和串聯起更多有趣的體驗。
溫柔的米杏色,勾勒出主臥的優雅與情致,規整的細節與藝術的溫度俱存。獨特的氛圍定位,讓居者重新感受生活的狀態。
獨立的衛浴配套,空間延續至純至簡之美,以簡潔明快線條塊面構成場景,無形間延伸出周到的生活關照。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