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正在發生的每一幀畫面,都是給流逝的時間蓋上的郵戳。面對未來生活的居所,設計師希望給空間主人留下由時間刻印的每一幀美好跡線,由軌跡組成的路線。
重新布局空間動線,以原木和光作為時間的使者,在周而復始的日常里,也能感知到空間的微妙變化、家人情感交互的深化,以及生命進化的力量。
功能布局上,一層自然而然成為動區,客餐廚、茶室、休閑花園分落其中。設計師盡可能打破每個空間的分隔,讓家人擁有自由游洄動線的同時,在每個場所都能實現互動與交流。
對于所有疊墅而言,如何打破樓層之間的交互,增加家人互動是設計師重要的思考點。根據業主的生活習慣,設計師將原本入戶右側閉塞的樓梯轉移至左側,解決了空間結構動線的不合理性,同時滿足業主對入戶鞋帽更換區的需求,最后達成二樓主臥擁有衣帽收納空間的設想。單個設計改造動作,呈現三種理想效果,可謂四兩撥千斤。
光影在曲面律動變幻,此時的留白也有了豐富的美感;原木踏步樓梯將隨時間包漿,是沉淀,更是承載和傳承。
形似“DNA”螺旋造型蜿蜒而上的樓梯,讓空間形態瞬間靈動鮮活;扶梯串聯起樓層交互,交織著家人間的情感紐帶。也從而形成跡線。
此處設計是采用現澆樓梯基礎,用實木地板鋪裝踏步,并現場制作扶手。其中扶手制作的難度相對最大,它將槽鋼龍骨、木基層和石膏板疊合,接著輔以藝術涂料飾面,曲線制作成型。此過程從圖紙設計,到模型塑造,再到工程施工,設計師一一親自交底,反復確認。
多功能室席地的安逸、圍坐的溫情、對談的愜意......一幕幕畫面重疊為日常的剪影,印刻在空間的每個方寸,偶爾有客人還可臨時入住幾日。
客廳空間采用棉麻與木質的軟裝,柔化空間留白的硬朗與冰冷;懸垂壁爐打破空間原始的平靜,重塑起空間的結構和氛圍,平添生趣。
兒童房以未來方便小朋友使用的眼光重新審視,洗手臺外置,規劃出更好用的功能布局;簡單的軟裝陳設,保證空間的明亮與干凈,而更多的可能留給時間來填充。
二層作為休息區,落成兩個功能完備的臥室套房。抱持著將「自己還給自己」的期許,設計師延續著木調和留白。不拘泥于傳統的臥房空間,以舒適為準則,打造靜謐且溫馨的休憩空間。
有趣、自在、投入,整個空間以包容和接納的姿態包裹著家人,在日常中相互滋養,給予空間力量,感知有力量的空間!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