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熟悉家語的老朋友都知道,家語以前的辦公室位于魚珠,是一棟518㎡的獨棟別墅。
隨著時代發展,以及家語團隊對私宅空間不斷探索,我們希望有一個新場所,去呈現出當下的居住狀態,承載我們對私宅設計的思考和研究成果。于是,有了家語420㎡的新辦公空間——位于廣州天河左倉右庫裝修全案管理創意園,名為「設計聯合未來社區」。
雖然是辦公空間,卻處處有家的味道;很多過來參觀的業主說,來這里能帶走家的設計靈感。借著新辦公空間,跟您分享關于私宅設計的6句良言。
01.
玄關端景區
一點點藝術氛圍
是日常生活的一口仙氣
沿著樓梯拾階而上,推開黑胡桃木門,進入家語空間。我們希望到訪的客人,都像去朋友家做客一樣。透過門一側的玻璃窗洞,隱隱窺探室內,有幾分趣味。
回「家」的第一感覺很重要,玄關隨擺放的物品不同,時時有新鮮感,空間是有生氣的。
- 耳環作品from畢業于瑞士日內瓦藝術學院的珠寶藝術家@harmony匠
走廊特地不設燈光,僅有一盞射燈照亮端景墻,如同藝術畫廊。目前展出的是一位珠寶藝術家的手工耳環,Heby老師特地定制一組蔬菜主題作品,用珠寶裝裱的方式進行“二創”。
- 崔華峰老師的青花瓷作品
私宅空間,很適合這樣浸染了人間煙火氣的藝術品。在我們看來,藝術不一定高高在上,價值萬元的董鶴老師畫作是藝術,花費2塊錢的毛爺爺勛章也是藝術。
在家語辦公空間,還可以找到很多有意思但不一定很貴的藝術品。比如我們非常推崇的廣州本地的寶藏藝術家,崔華峰老師的陶瓷,謝俊、梁永標老師的版畫等等。私宅生活,不妨在實用功能的基礎上,給家多一點點藝術氛圍。
- 中式花架盆栽與現代工業設計代表的瓦楞紙椅
02.
家的設計無關風格
只關心你、
過去、現代和未來
很多業主裝修前會先給家設定風格:現代、侘寂、北歐……有時候,脫離了風格的限制,家反而有無限可能。
- 傳統南國紅豆主題版畫與歐式金色畫框
在這里,不同風格的家具和物品,在同一空間內散發魅力。極具傳統韻味的中式花架和盆栽和現代工業設計代表的瓦楞紙椅,出奇的和諧;傳統戲劇南國紅豆的主題版畫與歐式金色畫框搭配,別有一番風味。
-《共同存在,脫離時間》韓國藝術家權能
你還會看到,來自過去、當下的物品,以及代表未來的設計——老式煤油壺、傳統紙扇、老手藝人匠心打磨的木家具;當代經典的up5沙發媽媽的懷抱、光之詩人Ingo Maurer發散思維的Zettel'z Collection燈……如韓國藝術家權能的數碼版畫所示:《共同存在,脫離時間》。
家的設計無關風格,只關心你。將跟你有關的、你感興趣的、你所在時代的、構成你未來生活方式的家具和物品,置于空間之內,構成了家的風格雛形。這樣的設計,更能貼近居住者的本質需求。
就像這間茶室,原木風長桌和幾何吊燈是Heby老師設計的,中式高柜上榫卯積木是自己拼的,窗臺上的字是自己寫的。可個人辦公,可共享會議;可靜坐聞香,可待客飲茶;不限風格,自由定義。
03.
柔軟的家
一定會有傾聽內心的角落
給自己一個「精神空間」
開放辦公室的核心區,是一個「精神空間」。同事們會在包圍感十足的空間里,思考、放松、調整情緒。人有時候需要這樣的孤獨時間,去放飛靈感。
精神空間以外是「外部世界」,任由人來人往,時間川流不息,而我獨坐其間。半開放結構仿佛置身舞臺,自我毫無保留地袒露人前。像不像這個時代,被無數雙鏡頭眼睛瞄準的我們?
04.
好設計不貴
光影
是最撩撥心弦的空間詩人
家語辦公空間最遺憾的地方,是沒有陽光直射,我們竭力在空間內再造光影。
格柵屏風后增加一個射燈,營造落日余暉入窗來的氛圍。每當傍晚時分,溫暖的光充滿空間,燈火闌珊里的歸家人,滋生出飽滿的幸福感受。
- 借助光影,調動美好情緒
春花梨盆栽的補光燈,灑下滿滿一地樹影,婆娑搖曳;精神空間后的小窗洞,花藝枝干爬上墻面,頗有疏影橫斜的意境;光影,讓詩意在空間蔓延。
大大的滿月燈亮起時,莫名的歸屬感油然而生。私宅空間里,可以借用一些設計手法,去調動美好的情緒。
05.
空間要有話題
家具和物品
就是很好的溝通媒介
這里沒有大理石、巖板等精雕細琢的材料,而是保留了原始裸露的硬裝,把心思和預算花在挑選一些有意思、看好的原版家具。
- 有意思、好看的原版家具
比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Meltingpot熔爐桌,如同打翻了油畫調色盤,來自荷蘭設計師Dirk Vander Kooij。它其實是用回收塑料高壓制成的,是循環經濟與工業設計結合創新作品。
- Kenneth Cobonpue的Chiquita奇跡塔凳
菲律賓設計師Kenneth Cobonpue的Chiquita奇跡塔,由一根根粗藤制成的凳子,坐感比想象中舒服非常多,來訪的小朋友總愛把棍子拔出來玩。
半個多世紀前誕生的Pierre Paulin的飄帶椅,至今依然散發時尚魅力;國內新銳設計師陳星宇的Fragment系列吊燈,每個人看了都會說Cool……我們希望業主來這里,可以更好地體驗原版家具在空間里的感覺。
- 華南牌縫紉機版畫,用物品創造溝通話題
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使用原版家具不僅是對設計的尊重,還有一定的保值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它們會為私宅空間增添話題。當孩子看到或有趣或好看的家具,或許會好奇、思考、引發審美感受、會跟父母討論它背后的故事……對孩子有益的教育,不一定都在課堂上,也可以是在生活里。
當然,能夠創造的溝通話題,不只是原版家具,還有很多生活物品。比如這幅華南牌縫紉機版畫,它讓媽媽很自然跟孩子分享童年時光、關于母愛的記憶……家語在幫客戶設計私宅時,很注重布置一些溝通媒介,為家人間相處的增添話題。
06.
室內的花園
每一位女士都值得擁有
屬于自己一間房
辦公室盡頭幽暗的小房間,因為窗外的一棵百年榕樹,有了想象空間,我們把它定義為「室內的花園」。
爬滿空間的永生花、仿造自然光的天空燈、正兒八經的戶外木桌椅、花園畫架,虛擬出一個真實的花園。墻面的漂流木藝術裝置,是一位旅居澳洲的藝術家與女兒去海邊撿漂流木一起制作的,為空間增添人情的溫度,也見證著“設計會說話的房子,實現有情感的家”的初心。
- 澳洲友人米芽與女兒一起制作的漂流木藝術
我們也想借這間房分享一個觀點:每一位女生都值得擁有屬于自己的一間房。可以承載自己的喜好、可以是做手工藝的房間、可以是閨蜜聚會的場所、可以是一個矯飾放飛的藝術空間……在私宅空間里,適當的矯情和做作,會讓生活釋放出巨大的彈性和潛能。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